近日,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廊桥遗梦,探畲之旅”畲族风物考察小组,到景宁畲族自治县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活动。我们走进畲族博物馆、畲银馆、景宁畲族城市博物馆等处,对彩带文化传承人进行采访、前往大均见证传统畲族婚嫁习俗、在多处畲族服装展览地领略畲族服饰的魅力,用文字、图像和录音的方式来记录、传承、宣传和保护文物。
该小组探访了畲族山歌的相关内容。首先参观了中国畲族博物馆简单浅薄地了解了一下关于畲族山歌地一些基本内容。接着我们访问了对畲族山歌文化有所了解的老一辈的畲族人,听他们讲述关于小时候学习畲族山歌的经历,感受畲族山歌的独特魅力。最后我们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畲族山歌进一步的了解发掘。

在考察活动中,他们了解到,畲族人使用银器可以追溯到元明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他们会把对生活的祝福及景仰大多都镌刻在银饰上,其间蕴含着吉祥平安的美好祝福,由此形成了畲族历代对银器的制作极为重视,独特的工艺手法体现出银器的完美装饰效果。同时畲族彩带用途也很广泛,是畲族姑娘定情的信物,是劳动妇女在家的围裙,是年轻妈妈身上绑的背带。以蓝延兰为代表的畲族彩带传人也在为畲族彩带的传承献出一己之力,创办彩带工作室,政府积极举办展销会,为彩带的发展提供契机。

长期以来,畲族男女共同上山下田,有时甚至出现“女主外男主内”的情况。婚嫁方式除了传统的女嫁男赘之外,“两头家”则是畲家具有独创性、超时代性的优秀联姻习俗,它创意于大自然“燕子南北有家”的启示,兼顾两家的经济生活。如今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景宁畲族婚俗,其中拦路、借镬、杀鸡、劝酒、对歌等程序最具畲族特色,与其他民族差异很大,也成为了景宁一大特色产业项目,畲家妹子们的谋生手段。

像景宁畲族的婚嫁表演这类采用当地乡民古代的生活习惯和传统的民俗活动,以旅游者亲自参与互动作为一项旅游节目,能够激起旅游者猎奇心情、体验异地生活的情趣、抒发思古情怀。那些佩戴着闪闪发光特色头饰、着五彩缤纷民族服装的畲妹子,在一波一波的旅游团前尽情地表演着自己的看家本领。
一位在文化局工作的雷先生告诉畲族非遗文化调研小组,其实现在景宁的畲族婚俗表演很多内容已经不是原来的传统风俗了。但如今在大均、封金山等地的畲族婚俗表演确实为畲家旅游业打开了一扇窗户,为景宁风情增添风彩。景宁畲族自治县对于畲族非遗文化的保护可以说是积极努力的,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终有一些东西会逝去,但畲族非遗文化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依旧会大放异彩。
文/蒋微菲
通讯员/蒋微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