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9时,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无墨之墨:当代浙江木雕艺术作品巡展”第四站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汇集20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的121件木雕精品,涵盖深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等传统技法,其中多项作品曾获“百花奖”“山花奖”“天工奖”等国家荣誉。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1月12日,为杭州观众呈现一场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交融的木雕艺术盛宴。

作为巡展继北京、合肥、上海后的第四站,杭州站吸引了艺术界、教育界及文化领域众多领导与嘉宾齐聚运河畔。开幕式上,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昌祖、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薛亮、浙江省文联创研处处长郑斯奇、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晓峰、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副馆长吕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盛湘君、项目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建中、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新、中国美院雕塑系主任钱云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负责人、亚太手工艺大师高公博、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徐伟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凤荣,以及13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代表共同出席。上午9时,李昌祖、薛亮、陈刚、陈晓峰、郑斯奇、王建中、徐新、徐伟军共同为杭州站展览揭幕,标志着这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无墨之墨:当代浙江木雕艺术作品巡展”正式落地杭州。

在开幕式致辞环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昌祖表示,作为唯一一所植根全球“小商品之都”的高等职业院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服务区域发展、传承创新优秀文化视为重要职责。他指出,本次“无墨之墨”展览正是对古老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生动诠释,是以木为纸、以刀为笔的艺术诗篇,期待艺术家们恪守“匠心”、勇闯“创新”,以精品力作讲述浙江故事、中国故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薛亮从艺术教育角度评价称,此次展览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用实践以美育人”的典型案例,推动了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在讲话中强调,浙江木雕是“中华工艺美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未来工美馆将继续助力传统工艺创新发展。项目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建中教授从学术视角阐释了“无墨之墨”的深层内涵。他指出,本次杭州站巡展以“无墨”为题,本质上是“对木雕文化根脉的一次致敬”,更是“构建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对话通道”的全新尝试。
开幕式结束后,嘉宾与观众移步展厅,在巡馆过程中近距离欣赏精品力作,并观摩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楼诚龙、蒋宝良的现场展演,感受“以刀为笔”的匠心魅力。

随后举行的学术研讨会由王建中主持,与会专家围绕“无墨之墨:当代浙江木雕艺术作品巡展”展开深度对话。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伟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凤荣与大家做了分享;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代表陆挺丰、陈一中、王向东、王关兴、蒋宝良分别从各自领域切入,提出“传统技法与当代叙事”的融合发展路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副馆长黄开战作总结性发言。
据悉,展览将展至2026年1月12日,结束后还将赴固原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