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旺 浙江省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过去30年间,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大幅上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丁金旺介绍,在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在上升。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已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来我们科室就诊的患者中,30-45岁的年轻人占近40%。”丁金旺表示,这也说明甲状腺癌再也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已经成为高发人群。
影响内分泌的不良生活习惯要改掉
为什么年轻人甲状腺癌高发?丁金旺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体检普及和诊断技术进步是重要因素。据统计,高分辨率超声的使用,使3毫米以上结节的检出率从32%大幅提升至89%。“年轻人大多享有规范的年度体检,加上超声检查技术先进,很多微小结节在早期就能被发现。”丁金旺说,这是好事,符合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
其次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当下,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熬夜、饮食不规律和情绪波动大等问题比以往更常见。这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风险。”丁金旺介绍,他曾经接诊过一位28岁的主播,经常熬夜直播到凌晨三四点,饮食全靠外卖,查出甲状腺癌时已经淋巴结转移。而这类年轻患者在门诊中也是越来越常见。
第三,肥胖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研究表明,肥胖不仅增加得甲状腺癌的风险,还可能会增加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所以体重管理对预防甲状腺癌很重要。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很隐蔽,多数患者不痛不痒,定期体检是关键,一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和功能检查,就能有效监控变化。年轻人要尽量少熬夜,保持健康饮食,经常锻炼,注意心理调适。”丁金旺提醒,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防癌策略。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保持心情舒畅,很多疾病自然就不会找上门了。
过度恐慌和过度轻视都不可取
患者面对甲状腺癌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过度恐慌或过度轻视。丁金旺提醒:“甲状腺癌的防治,要科学理性对待,避免走极端!”
“首先,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不必过度恐慌。甲状腺结节很普遍,五个人中参加体检,大概就有一个人查出得了结节。但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丁金旺说,在现实中,很多人一看到体检报告上写着“甲状腺结节”,就紧张得不得了,其实完全没必要。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检出率较高,占到20%~76%,但绝大多数为良性,仅5%~15%可能为恶性。
但得了甲状腺癌,过度轻视的态度同样要不得。丁金旺说,虽然大多数甲状腺癌进展缓慢,甚至被戏称为“懒癌”,但它本质上仍是恶性肿瘤,就像小老虎一样,它总会慢慢长大,到一定时候还是会“吃人的”。特别是有一种特殊类型叫作“甲状腺未分化癌”,容易在老年群体发生,其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治疗手段有所进步,但总体预后仍很差。
丁金旺说起曾遇到过的两个老年患者案例,至今仍令他痛心不已:一位患者8年前发现甲状腺微小肿瘤,当时医生曾建议手术,但患者一直没有接受规范治疗,去年肿瘤突然增大至十几厘米,被确诊“甲状腺未分化癌”,尽管我们应用各种治疗手段,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另一位患者30年前就有甲状腺肿块,一直不在意,近几年有增大,医生也曾建议及时处置,患者认为不痛不痒,拒绝手术,最近肿块在短时间内长大,入院检查发现肿瘤压迫气管,满肺转移,即使患者求治愿望强烈,但基本上已经是回天乏术了,非常遗憾。所以呼吁大众早诊早治是关键!
在众多甲状腺疾病中,丁金旺特别提到了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桥本甲状腺炎。“这种病女性多见,往往有家族聚集倾向,存在一定的家族遗传背景。这类患者建议低碘饮食,少吃或不吃紫菜、海带等含碘量特别高的食物,可以适量进食其他海产品。”丁金旺提醒,但千万不要因此走向“完全忌碘”的极端。有些人一听要低碘饮食,就全家改吃无碘盐,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如果海鲜一概不碰,这反而可能导致碘缺乏,引发其他问题。
大咖辟谣:
谣言一:甲状腺结节都会变成癌。
丁金旺:并非如此。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检出率较高,占到20%~76%。绝大多数为良性,仅5%~15%可能为恶性。但部分结节虽超声表现类似良性,实则可能为恶性,建议找经验丰富的专家多看看,必要时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少数良性腺瘤可能随时间恶变,概率约10%。
谣言二:甲状腺癌术后不能怀孕。
丁金旺:可以怀孕。甲状腺癌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可长期存活。建议术后半年开始备孕,若接受碘-131治疗,女性建议等待一年,男性半年。孕期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颈部超声。
谣言三:长期吃碘盐会增加甲状腺癌风险。
丁金旺:该说法不科学。碘是甲状腺功能必需元素,人体需从外界补充。碘不足或过量均可能增加甲状腺疾病风险。普通人群、甲状腺结节患者都应保证适量碘摄入。比如,正常食用碘盐是安全且必要的。
谣言四:甲状腺癌术后不能吃海鲜。
丁金旺:甲状腺半切患者可正常或适量低碘饮食,可以吃海鲜。甲状腺全切患者因无甲状腺合成激素,碘摄入影响小,可正常吃海鲜。患者在碘—131治疗前准备阶段需忌碘饮食(每天碘的摄入量小于50微克),少吃海鲜,治疗结束1个月后可恢复正常饮食。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者可适量吃海鲜。
谣言五:甲状腺微小癌体积小,不会转移。
丁金旺:甲状腺微小癌(≤1厘米)的确是体积比较小的甲状腺癌,但它也可能会转移,比如最常见的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大约30%~50%会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他微小癌类型如髓样癌、滤泡癌以及嗜酸性癌则侵袭性较强,甚至会远处转移。因此微小癌也需遵循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力求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