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爱肤日:温州医防融合守护皮肤健康,助力中老人远离这种“切肤之痛”

文章来源:其他   编辑:吴珠圆   审核:王大鹏

发布时间:2025-05-23   投稿:598270317@qq.com

5月25日是“国际爱肤日”。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皮肤常年面临着多种疾病的健康威胁。为提升公众对皮肤健康的关注,温州医疗专家、社区机构等多方力量携手,围绕带状疱疹这一常见却易被忽视的感染性皮肤病开展公益科普活动,共话带状疱疹疾病负担、预防与管理,为皮肤健康“带”言。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此次公益科普旨在提升全社会对带状疱疹等皮肤疾病的风险认知与预防意识,传递“主动健康、预防先行”的理念;同时,深入挖掘地方“医防融合”创新举措,赋能“社区-家庭”的健康守护网络,助力亿万家庭“由表及里”筑牢免疫屏障,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我国皮肤疾病防治挑战严峻,“切肤之痛”亟待关注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据统计,我国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0-70%,相关健康寿命损失在所有疾病中位列第四。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皮肤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公共卫生意义日益凸显。尽管如此,皮肤疾病仍长期面临公众认知不足、防治意识薄弱等问题。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中国,皮肤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通常医院皮肤科的门诊量在各科室中的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温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徐贤挺教授介绍,“但令人担忧的是,患者整体对疾病的重视度普遍不够。以中老年人高发的带状疱疹为例,很多患者来到门诊时,对疾病依然存在很多认知误区。”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带状疱疹病例数可能超过600万例,其中,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病例就有约156万人。“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徐贤挺教授强调,“尤其是50岁后,即使身体健康,患病风险也会陡然增加,而且年龄越大,病情往往也越严重。”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带状疱疹最典型的症状是剧烈的“切肤之痛”,患者常描述为“灼烧感、电击感、刀割样疼痛”,可贯穿疾病全程。“这种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白天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晚上无法入眠,甚至衣服摩擦到皮肤也会疼痛难忍。”徐贤挺教授介绍道,“尤其是并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疼痛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甚至有持续十多年的患者。这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巨大痛苦,家属也需要付出较大的照护成本,长期也会面临疲劳、压力等身心困扰。可以说,带状疱疹的影响超出了个人,会深刻波及家庭乃至社会层面。”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更易受到带状疱疹侵袭。温州市乐清市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主任朱芸芸表示:“中老年慢病人群本身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如果患了带状疱疹,对健康的影响也会比普通人更严重。比如,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存在‘微循环障碍’问题,导致皮肤损害等,若患上带状疱疹,皮损可能进一步加重,神经痛的症状也会更明显。”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以防病为中心”的健康策略指导下,强化公众尤其是高危群体的健康素养与自主防护意识至关重要。“应对带状疱疹应该坚持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抗病毒治疗促进皮损消退、缓解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改善生活质量。预防方式包括提高自身抵抗力,养成良好的饮食、锻炼习惯,以及及时接种疫苗。”徐贤挺教授强调,“接种疫苗可以通过预防感染,帮助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急性加重风险,从而潜在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尤其是高风险的人群,包括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是应该主动的采取预防措施,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智慧医疗赋能社区, 便民举措助力预防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国家“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防治原则指导下,重大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已成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同时,随着“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政策的推进,带状疱疹等具有“防大于治”属性的疾病防治工作获得了明确指引。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公卫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基本医疗、健康保健等多种职责,近年来不断发挥健康“神经末梢”的作用,通过切实的健康教育、便捷的医疗服务将“主动健康,预防先行”理念和行动延伸至每一位社区居民,逐渐成为推进医防融合落地生根的关键枢纽。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为每一位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根据居民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宣教,包括疾病认知、预防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干预等各方面信息。”朱芸芸主任分享道,“针对带状疱疹这样可以预防的疾病,社区在门诊接诊或开展健康体检时,会特别注意给慢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相应的建议,提醒他们接种疫苗、主动预防。”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近年来,温州以提供便捷服务为切入点,积极推动预防接种的数字化转型,全市已全面完成智慧化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建设,形成预防接种信息化闭环服务模式,建立接种门诊与受种者的信息沟通桥梁。受种者可通过互联网平台预约、取号、查看门诊公告、支付、查询接种记录,实现全流程的线上服务闭环。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朱芸芸主任以自身所处的社区中心为例介绍道:“在‘浙里办’App上,以及我们社区的微信公众号上都有接种预约系统,居民从预约到真正完成接种的全流程都实现了更高效的优化。同时,我们还特别开设了‘周末专场’、‘老年专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预防接种需要。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智慧化的便民、惠民服务,能真正实现‘以预防为中心’的健康理念。”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HiY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