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防骗宣传不停息,财商投教正当时”暑期实践团队在海宁市海洲街道22个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反诈骗宣传教育“云实践”,结合财商专业知识为社区防骗宣传贡献青春力量。
“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结合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是个很好方向。”实践团队指导老师王伟伟表示,“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发挥学生们的专业优势,既有利于锻炼学生能力,也能够为社区提供针对性强、专业优质的志愿服务内容。”
投教基地交流学习,反诈意识牢记心间
“查看对方账户所属银行,及时登录该银行的网上银行或用电话拨打该银行的客服电话,输入汇款的目标账号(骗子的账号),在提示输入密码时连续5次输入错误,账号会自动锁定。时间是24小时,这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为警方提供破案时间。”
暑假一开始,实践团队就前往国家级投教基地之一——国信证券白沙泉投教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基地的专业讲师为实践团队介绍了证券发展史等金融知识,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数据为大家系统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与应对手段。
“通过交流学习,我们对防范诈骗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之后的实践宣传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团队成员王程壕说。
“三句半”小视频创意上线
“虚拟货币行情‘好’,买了以后卖不掉,一落千丈时常有,煎熬!诈骗花样说不完,防骗宣传路漫漫,骗子目的只一个,要钱!”……在各社区的LED显示屏上,实践团成员针对社区普遍存在的诈骗类型,运用居民喜欢的宣传方式,制作了创意版防骗宣传的“三句半”小视频,引得路过的居民纷纷驻足观看。
通过回收的342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线上问卷,实践团对海州街道下辖22个社区进行了“云走访”。在详细了解了一些居民们喜闻乐见的反诈骗宣传方式后,实践团想到了创作通俗易懂的“三句半”小诗,分别面向青年、老人、儿童三个群体传递反诈意识。
在青年方面,主要强调了投资、贷款诈骗;在老年方面,主要强调了房产、保健产品诈骗;而在儿童方面,则主要强调了游戏诈骗。“每一段代表一种诈骗类型,共体现了10种诈骗类型。用不同人群常见的被骗案例做成‘三句半’小诗,非常具有针对性,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团队成员张瑞佳说。
社区财商“云宣讲”,反诈普及断根源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依托金融青志“财商教育进校园”志愿活动,实践团在社区举办了“青苗护航”线上财商教育宣讲会。采用钉钉录播与视频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实践团以“正确认识金钱”“合理使用金钱”以及“积极预防诈骗”三个模块为核心,从物物交换讲到电子货币,帮助小朋友们深入理解金钱的本质、货币的演变史、投资理财等金融知识,同时就常见的针对少年儿童的诈骗方式进行层层分析,揭示其中套路,预防上当受骗。
“防诈骗宣传其实是财商教育的一部分。”团队成员胡远波说,“我们发现,在许多金融诈骗的案例中,受害者往往因为不够了解理财产品的操作流程而轻易相信诈骗团伙的话术。因此,普及一些基本的财商知识,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根本防止诈骗产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