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筑乡村精神共同体,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近期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同牵手共富裕,探索‘未来乡村’新格局”暑期实践小队就“未来乡村”建设试点的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对浙江省杭州市火星村、月亮桥村及嘉兴市小元头村展开调研。在这次实地调研中,实践团成员领略到了不同村庄的不同特色。
(一)火星村——传承“十碗头”文化,留住舌尖上的“非遗”
6月19日上午,实践团抵达火星村。火星村村委向实践团成员详细地介绍了村庄的特色文化——沙地文化,而且该村的沙地“十碗头”烹饪制作技艺已经成功入选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沙地十碗头”是沙地老百姓年夜饭必不可少的菜肴。这些年,有人依据老辈人的回忆,把“十碗头”归为九菜一汤,即汤三鲜、前东坡肉、后东坡肉、白鲞拼鸡块、醋溜鱼、菜梗炒肉皮、糖醋排骨、肉丝炒芹菜、炒时件、榨菜肉丝蛋汤。
“十碗头”寓意丰富,每年火星村都会在特定地点举办“十碗头”,为的就是让村民邻里欢聚一堂,一同感受老底子的味道,这不仅发扬了传统文化,也进一步做好了邻里建设;第二就是为了发扬勤俭节约,拒接铺张浪费的精神。对于普通人来说,办一次酒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且前几年盛行酒席桌上的“叠三格”,不仅需要花大价钱,更是会造成严重的浪费,这完全违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居安思危,兴节约之风”,以俭修身,葆清廉本色”等要求。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合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十碗头”的举办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月亮桥村——探索天目窑文化,共商“曜变”之奇观
为进一步了解月亮桥村的文化发展现状, 6月23日上午10时,小队成员走进了位于月亮桥村宋代古窑遗址边的天目山美术馆。天目山美术馆以挖掘和展示天目窑文化为目的,让游客能够更多的了解天目窑文化,体验文化的赏玩乐趣。
走进天目山美术馆,实践团成员被琳琅满目且美轮美奂的陶瓷作品所吸引。造型各异,五彩斑斓的陶瓷作品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道理。馆内手艺人带领社会实践成员参观美术馆并详细地介绍了管内藏物。“唐末宋初,日本和尚来天目山交流学习,带回了三只举世闻名的“天目茶盏”,对日本瓷器界影响深远。而2009年在杭州东南化工厂原址出土的残盏,证明了南宋时期浙江临安已拥有“曜变天目盏”的事实。“为了传承曜变天目盏的技艺,我们的美术馆才得以建成。”天目窑复刻者介绍道。
(图为小队成员在天目美术馆参观学习)
“曜变”这一现象是手艺人和大自然这位色彩搭配的高手,高度配合才能产生的艺术。在馆工作的姐姐笑着说道:“曜变天目盏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随机的,也许一窑之中也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曜变’。所以每一次开窑是最令人期待的时刻就像高考出分一样。”在工作人员的许可下,实践团成员亲手触摸了一下即将送去博物馆的“曜变天目盏”。抚摸着盏中曜变的纹路,细细品味着神奇的色彩,成员们无不发出感叹着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完美配合所缔造的神奇。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天目古窑文化,月亮桥村的天目山美术馆研发还原复烧“曜变天目盏”,有多件作品收入国家展览馆,重现了千年技艺,让游客们大饱眼福的同时,还可以亲身体验制作工艺,感受文化赏玩的乐趣。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