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早晨,实践团的两队成员分别来到了汤店村与和堰新村,村干部们热情地招待了实践团的成员并接受了采访,帮助成员从各方面了解汤店村与和堰新村。从采访中得知,两个村子主要都从事苗木产业。其中,和堰新村是19年由和仁堂村、官堰下村、新楼村三个村合并而来的,一户人家从事苗木产业的年收入往往能达到十几万,村里还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同为农民们打造了务工平台帮助村民们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
汤店村是苏孟乡唯一拥有卫生院的村庄,为村民的健康情况以及疫情的防控带来了众多的便利,起到了隔离和核酸检测的作用。卫生院医生平均每月会进行一次上门测血压,为村民讲解健康知识,村民也可以自己打电话了解,卫生院最近还进行了免费直肠癌筛查。而和堰新村虽然没有村卫生院,但周边有两所医院,每个家庭都配备有家庭医生,每月两次进行上门检查指导身体疾病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知识疾病预防宣讲。另外还有每年两次的免费全面体检,村里新农合医保也做到了完全落实,最高重病可报销90%。
在这次疫情中,和堰新村和汤店村都严格落实了疫情防控指令,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疫苗接种基本做到除了非适龄以及有基础疾病者应种皆种,和堰新村的接种率达到了97%。在疫情中,村里坚持严格的摸查制度,对外来人员、归乡人员进行核查,对高风险地区过来的进行隔离,对中低风险地区来的进行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同时村民外出也会登记目的地以及归乡日期,在其归乡时实行相应的举措。同时为村民派发村里准备的口罩和消毒液,在线下以及线上村民群中宣传相关防疫知识、健康知识。
从采访中可以看出,和堰新村和汤店村在经济建设、医疗卫生等方面建设得非常优秀,这也是村干部们坚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神,以及村民们的辛勤劳动所带来的。希望和堰新村和汤店村能够在未来把乡村建设地更加美丽富裕。
随后,汤店村的成员们来到了村卫生院。村卫生院只有一位医生——申医生,从1967年开始在村卫生院工作,工作了50多年了,16岁的时候在金华血吸虫防疫站做了三年的治疗检查工作,之后就来到汤店村,一直做乡村医生到现在。申医生目前并不以看病为主,而是更多地将精力花在为村民们解决慢病等公共卫生问题上,还有和中心卫生院、疾控中心一起或是村卫生院自己对村民进行体检、随访、饮用水检测等工作。当提起病人,申医生对她的病人十分认真负责,几乎所有的疾病人员全部牢牢记在脑子里。
申医生和村卫生院的其他工作人员们几十年来为村民们提供卫生服务,从一开始的艰苦条件一直坚持到现在,令人十分敬佩。申医生从血吸虫防治、接生开始从事基层卫生行业,已经54年,这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信念。而正是申医生这样坚持信念的基层卫生工作者们,为广大乡村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为中国数亿农民的健康状况带来了无数的希望。作为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申医生这样令人敬佩的前辈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需要学习的不仅是申医生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热爱与专业,更是那一份为人民服务,不惧艰辛,乐于奉献的精神。
采访完卫生院后,实践团成员对村民进行了随机采访,询问了村民们关于看病机构选择、附近卫生院服务状况、新冠疫苗的接种状况和看法、村落的交通便利程度和近年来的变化以及村民们对未来乡村发展的期待等问题,得到了村民们积极的回应。其中村民们都对村卫生室的服务状况表示十分满意,不少村民对附近卫生院开展的每月至少一次的医疗知识普及和为老年人服务的每年两次体检表达了高度赞扬。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乡卫生院近期还组织了45—75周岁中老人结直肠癌筛查,并通过与村落对接的申医生和村干部将消息传给了每一位村民。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除了身体不适者,绝大部分村民都已经完成了第一针新冠疫苗的接种,也有一些村民已经完成了两次疫苗的接种。对于乡村发展的看法,村民们都表示随着近几年来苏孟乡的发展,汤店村和和堰新村不仅仅在交通上变得更加便利,而且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有了肉眼可见的上升。
在汤店村,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一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汪奶奶,和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金爷爷。
汪奶奶在哥哥的影响下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汪奶奶虽然年数已高,但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重视,疫情期间,汪奶奶坚持在村中站岗,对人员进行登记,坚持在防疫一线。多为别人着想,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真正懂人民的需要,把人民放在首位,成为汪奶奶的座右铭。同时,汪奶奶表达了对祖国将来越来越好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祝福,也希望国家能更加关注高龄农民,加强对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
金爷爷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他当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初衷,向我们描述了他曾在海上与敌人战斗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情景以及最后国家胜利的欢呼场景。身为一名老党员的金爷爷认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应当“爱国、吃苦耐劳”,也表达了对青年人能助祖国成为更加强大的文化强国、科技强国的期待。在与这些老党员的交谈之中,实践团成员也感受到自己身上肩负的时代责任之重,决心从老一辈手中接好接力棒,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团队名称:浙江大学医学院赴浙江省金华婺城区苏孟乡“基层医疗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成果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
撰稿人:林琛、赵云锋、杨楠
摄影人:向铮、林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