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老年人群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大,养老服务不仅仅是“养”,还包括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撑等“医”的方面, “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更被当做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国家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7月9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8-1团队前往杨柳郡社区和翠苑社区进行关于智慧养老社会实践调研。在杨柳郡智慧健康站,上城区卫生健康局和浙大邵逸夫医院未来健康数智共建联盟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将成为现实。通过搭建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远程会诊及双向转诊平台,通过优质医疗“1+X”赋能,构建“名医名院零距离”健康圈,推动分级诊疗,打造市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体验馆”,实现美好生活零距离。杨柳郡社区进行虽然发展向好,但相较于翠苑试点仍然稍显不足,无论是在设备还是基础设施上。一位八十高龄的奶奶就在采访时倾诉道,因为使用的凳子是普通凳子而非老年人专用凳子,导致她在使用时不慎摔到了骨盆和腰。如果在基础设施上积极引入老年人专用座椅,则能很好地避免此类情况。
而随着深入走访发现,即使是走在前沿的翠苑试点,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发展瓶颈,间接映射出了当下智慧养老发展的痛点。诸如养老行业作为朝阳行业,群众普及度和接受度并不高,极度缺乏相关人才的引入,护工缺少且年纪偏大的现象时有存在,急需年轻血液的涌入。人才缺失导致的各养老服务中心或机构的人员变动快、人手缺乏,使得管理在频繁交接的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混乱状态,也给很多老人带来了不适。而初期研发成本过高,导致智慧养老费用昂贵,使部分老人因为经济能力有限而望而却步。如果智慧养老的目的旨在服务老年人群,价格上却并不亲民,那么显然有违发展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