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必须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目标。高质量发展是达到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让发展的成果能够为全体人民共享。这需要抓住薄弱环节,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重点。
浙江嘉兴作为革命红船起航地,加快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近年来,通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做好共同富裕的大文章。为了探究嘉兴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生态与民生的影响,7月8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七团二队”实践团队出发前往嘉兴市新塍镇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调研活动。本次实践团队走进新塍镇各村,深入了解土地综合整治的落实情况,感受土地综合整治为当地带来的变化。
实践团队首先前往新塍镇火炬村与书记钮海峰进行访谈。据了解,新塍镇火炬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基本进入完成状态,让382户农户搬进了新社区。该村以“浙北粮仓·田园古乡”田园综合体建设总目标为出发点,全面整合优化项目空间资源,复垦后土地“小田变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473.3亩,实施旱地改水田403亩。项目建成后,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在现场,实践团队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也走访了火炬村安置小区火炬花苑的民众,倾听村民的声音,了解到村民们总体满意度较高。
第二天实践团队走访了潘家浜村,走进潘家浜景区,蓝天白云绿树成荫,小村道干净整洁;景区旁的村舍青砖白瓦,农家乐热闹和谐。据悉,在多年前,潘家浜村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养猪村”,近七成村民养猪为生。村庄道路杂物堆放,河道污染严重。从一个传统“养猪村落”到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潘家浜村展示了一个生态美丽乡村的魅力蝶变。在潘家浜村,实践团队主要以问卷采访形式为主,在景区内及景区周围村舍进行问卷发放及访谈,深入了解潘家浜土地综合整治成效。据村民介绍,经过土地综合整治,村里明显生态环境及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村里的道路更宽阔美观,绿化建设较好,村内的污水集中处理,水质也有了改善。同时景区周边的村民可以开展农家乐,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将土地承包出去,不用辛苦劳作同时生活也有保障;景区的建设也成为了村民们的休闲娱乐场所,平时吃完晚饭,村民们可以在景区内散步谈天。
尽管潘家浜村的土地综合整治切实为当地村民谋了许多福利,实践团队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也了解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相较于火炬村基本完成村民的搬迁安置,潘家浜村目前仍在进行中,所以一些村民对村内的土地综合整治建设有一些小问题。比如景区的建设改善了村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与村民收入,但是游客的到来也对当地村民带来了一点点小麻烦,村民的薪火相传的蚕桑生产,在一些游客到来后对蚕桑有一些破坏性影响;游客擅自挖取村内的竹笋等。以及村民反映建设中更为关注靠近景区一侧的道路,对于离外侧道路较远的内部建筑及道路建设则较为疏忽等。还有村内道路边的绿化在种植后没有进行及时的后续管理,一些树木花丛在风雨后折断在道路中影响通行,在村民反映后没能及时处理。
总体来看,这次采访让实践团队成员切身体会到基层群众对土地综合整治的看法与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性与正确性,土地综合整治的开展实实在在为村民解决了很多难题,提升了生活水平,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也了解到了村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土地综合整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思考。
接下来,七团二队社会实践小队将继续深入新塍镇的村与民之间展开实地调研,进一步探究土地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和共同富裕之间的有机联系,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程贡献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