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坎头村位于风光旖旎的余姚市四明湖畔,这里曾经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有“浙东红村”的美称。但是十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贫困的小村庄。是什么让村庄发生了蜕变?7月24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八团一队的成员们走访了横坎头村。
全国文明村横坎头 周依欣/摄
往年破败的房屋早已成为成为历史,初入横坎头村,映入眼帘的是宛若水墨画的美丽画卷,白墙黛瓦的民居,潺潺的溪水,葱翠欲滴的樱桃树,无处不诉说着这里的沧海巨变。当成员们向村民们提起这里可喜的变化时,他们都会异口同声的提到一个人,那就是2003年春节前夕来横坎头村做调研的习近平主席,同时习主席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
2003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横坎头村座谈会会址 周依欣/摄
接着,成员们在当地党委负责人黄徐洁的带领下参观了横坎头村的浙东红村村史馆。
成员参观浙东红村村史馆 周依欣/摄
村镇府是横坎头村实现脱贫的重要保障。从03年至今,横坎头村村政府谨记习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调整村整体经济结构,不断发挥红色基因优势,以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为建成美丽和谐乡村生活不断发展。
村内宣传标语 周依欣/摄
年轻人是横坎头村实现沧海巨变的中流砥柱。令成员们感到惊讶的是,对接成员们的黄徐洁不仅仅是党委外宣部负责人,更是投身横坎头村创业的90后海归大学生。投资130万元,黄徐洁创办的饭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和当地的农户们达成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避免了当地农副产品滞销的情况,同时还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帮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黄徐洁说,“乡村振兴不能仅靠村庄自身力量,还需要源源不断从外面注入年轻活力,为横坎头村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这样才能带领乡亲们实现乡村振兴。”
合影 周依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