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赴苏孟乡“乡村振兴谱写新篇,提升基础医疗服务水平”暑期社会实践团实地调研分队赴苏孟乡定业新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社区书记、社区工作人员、“知青家园”居民以及两位老党员的采访,团队成员了解到社区的基本情况及社区周边的基础医疗条件,对苏孟乡的基础医疗建设有了更深的了解。
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定业新村,何书记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定业新村社区的基本情况。定业新村社区户籍人口大约有1200多人,原身为石门农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社区大多数人口都为老年人,是一个典型的夕阳红社区。就社区活动而言,针对社区居民年纪较大的特殊情况,社区选择将活动“引进来”,在社区内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智能手机使用讲座、露天电影等,尽可能丰富居民的老年生活,但目前由于疫情影响暂时中断。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何书记表示,最大的问题是老人的活动通知问题。社区通过制定楼道长制度,发挥四级微网格群作用,在小区楼道里放置宣传栏等措施,基本实现通知到户到人。同时考虑到居民的年纪问题,在办证明、交材料等工作上都实行代办制度,给居民更多便利,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社区支部建设主要是依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来进行,社区内的老党员们对活动参与的热情也很高。当谈到社区周边的医疗条件时,何书记介绍到社区附近有两处医疗卫生场所。一是石门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居民的体检工作,是居民常去的医疗场所;二是苏孟乡中心卫生院,两处的医疗设备都比较完善。在目前新冠疫情形势再度严峻的背景下,社区每晚安排人员值班,在疫苗接种方面,社区强调居民根据个人的身体健康去选择是否接种疫苗,或者前往接种点咨询医生确定是否能接种。目前的接种情况为约400人已完成疫苗接种,接种群体集中在六七十岁人群,八十岁以上老人大多选择居家。何书记最后也表示,由于定业新村是2018年10月份成立的新社区,在很多情况下社区的建设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社区以“细致、耐心”为服务宗旨,在借鉴其他村安排的基础上,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调整。
在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采访中,团队成员对周边医疗建设情况及居民对当地医疗条件的看法有了更深的了解。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居民常去的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条件可大体参照乡镇级别的卫生院,从社区前往卫生院只有10分钟的步行距离,交通也十分便利。除提供体检服务外,农场医院也会定期派人给社区的老年人进行健康监测如量血压,同时进行健康讲座,教老年人如何进行保健、预防,社区居民对此的参与度也非常高。社区居民的医保普及程度达90%以上,报销覆盖率也很高。大部分居民十分配合疫情管控,遇到不愿意配合的老人社区人员会进行耐心劝阻。
团队成员共采访了4位居民,居民们对卫生院定期打电话通知体检的举措以及卫生院的挂号、仪器、诊断水平、环境、服务都表示比较满意。当谈到疫情对就医的影响时,居民们表示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只是在出行方式的选择方面会有所改变。对于对社区医疗的建议,袁爷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袁爷爷建议在社区内开设家庭医生,为社区内走路不便的老人家提供便利。
最后,团队成员采访了两位老党员。一位是有50年以上党龄的钱志根爷爷,一位是参加过中越战争的余兆银爷爷。钱志根爷爷经历了中国从落后到繁荣的全过程,他希望年轻党员能做到对党毫无保留,一心向党,切实地为人民服务。余兆银爷爷在经历过战争以后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和平,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在采访村书记的时候,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到基层社区治理的不易;在倾听了知青下乡的故事以后,又为老一辈人甘愿从城市来到农村进行开荒的奉献精神而感动;老战士和老党员的讲话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今和平幸福年代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需要承担起时代的责任,明确自己身上的担子,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勇于创造,放飞青春理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