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人——生命接力的陪跑者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学生医疗咨询服务队“心心点灯——生命关怀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编辑:甘金玉   审核:王大鹏

发布时间:2019-07-12   投稿:598270317@qq.com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目前,在器官捐献方面,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更加现实的是器官供体每年仅1万例左右,仍有大部分病人只能靠着药物、机器在维持着生命,更多的人则在无尽的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另一方面是医学教育、科研人体解剖标本短缺导致的教育资源匮乏等。但受伦理观念等原因,目前选择遗体(器官)捐献的人仍然只是一小部分。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学生医疗咨询服务队创立的“心心点灯—生命关怀计划”项目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经走过了10年,也是在杭高校中第一个遗体(器官)捐献推动类关怀项目。目前已由从前的暑期小队走访活动渐渐扩大成日常性的捐献者及家属走访关怀,捐献的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及捐献者缅怀大会等。今年,自6月24日起,“心心点灯”暑期走访活动陆续展开,点灯人们也邂逅了一位位心向光明的奉献者们。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世界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蒋东平伯伯及其爱人、姐姐一家人均患不同程度的残疾,然而他们对生活并没有充满怨恨。相反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蒋东平伯伯已经年近花甲了,可他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乍一眼你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名残疾人。蒋伯伯说他很小的时候就患上了骨结核了,那时蒋伯伯已经危在旦夕,甚至医生都建议他回家保守治疗,可是上天似乎只是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最后还是坚强活了下来,即使带着终身的残疾和病痛,即使再也直不他的脖子和身体。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而以残破之身犹能选择遗体捐献的他们,或许这便是一种看破世间的豁达、体谅、宽容与无私。蒋伯伯说他愿意捐献自己的遗体,这也不是什么伟大的值得歌颂的事情,他只是想把自己死后的躯体能捐给医学,让医学生能更好的实践操作了解人体的构造,在以后面对相同病例的时候能知道这是什么病,以后该怎么做。他说这只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罢了。在蒋伯伯的身上有着一种精神的光亮,人性的光辉,在人们的思想普遍停留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潮流下,能产生捐赠遗体不给家庭不给社会带去麻烦这种想法的他们,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凡中的伟大吧。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爱轮回不止,爱传递不息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疾病有时匆匆而来,还总想带走点什么。生命的长度既已无力回天,宽度却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金稚鸿先生早年不慎腰椎畸形,一次常规身体检查后,却被通知病情严重要求住院,没过多久就遗憾去世了。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据其女金秋言,遗体捐献的事情是金稚鸿先生生前在报纸上看到的,再加上女儿也是从事医疗相关方面的护士,签订协议的过程也都顺顺利利的。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么快就去世了,甚至还没来得及见到自己的外孙女一眼。诚然,人生有许许多多的遗憾,有的我们尚可弥补,有的却只能在岁月中被慢慢的抹平心上的伤痕。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逝去的生命用他自己的铸造大爱,金秋姐姐的父亲毅然的决定也感动影响了整个家庭。金秋姐姐的丈夫也笑着说,人生嘛,总会有那么一天到来的。我不知道我和她(金秋姐姐)那个先离开,我想也还是会签订这个的。这也是爱的传递。父传子,子传孙,生生不息。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完美的人生答卷——平凡中的伟大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施先万先生的父亲,因为身患肺气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治疗却难以得到彻底的根治,在与医生的谈话中,施先生的父亲得知了遗体捐赠这个活动,也因此产生了想要遗体捐赠的念头。当访问施先万先生为什么他父亲会萌生这个念头说,他这样回答“我的爸爸说,我这个病啊是治不好了,但是把我的遗体捐赠出去,让医生们研究,可以以后治好更多的人。”施先万先生还回忆说,当时的亲戚朋友们都不是很支持,连自己的姐姐也不是很支持,但父亲的决心让他们最终也都同意了。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与大多数人的想法不同的是,施先万先生认为,缅怀父亲不是要用清明祭祀等方式,平时的回忆和与人谈论父亲都是一种想念父亲的方式,因此遗体的保留并没有大多人数认为的那么重要。况且亲人去世后种举办祭祀活动,最后埋入土地,其实也不必要,把尸体埋入土地中也是对土地的一种破坏。今年是施先生父亲去世的第三年,他到现在还经常能梦见自己的父亲。他说,他与爱人也决定去世后进行遗体捐赠,父亲的做法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他们。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施先生言,“假设你可以活一百岁,那就是36500天,三万块钱多不多,一点也不多,那三万天多不多,少得可怜。”是啊,我们只有短短三万多天的光阴,能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更是微乎其微,因此人最重要的更多是珍惜当下,死后如何还是全看个人意愿了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社会上多的是平凡的人们,能够做到自己问心无愧,也是给自己一生做了个完美的答卷。或许你我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平凡之中亦可见其伟大。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IE6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来这尘世一趟,为世界、为国家、为社会、为后代、为家庭、为自己,人活一世但求无愧于心。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对不愿意捐献的人我们表示理解,对能迈出这一步的人我们也表示支持。但无论如何我们感恩这些奉献者们,是他们,为社会的发展撑起了一方天空。心心点灯,照亮迷茫的归途,我们,在行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