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搬迁之路 引领梦想启航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百年星火传承”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实践所得   编辑:叶涵 ,俞韵晨   审核:王志鹏

发布时间:2021-08-02   投稿:598270317@qq.com
   浙江工商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经历了十六次易名,十二次迁址,其中一个迁址点为碧湖镇。碧湖镇位于莲都区西南部,自古以来就是通济古道上的繁华市集,是红色记忆里的革命圣地。碧湖富有革命传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一大批碧湖人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这一段特定时期的迁址,使碧湖和我校建立起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衍生出了碧湖人民与我校深厚的历史渊源。  2Ln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1937年,日寇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开始。12月,杭嘉湖地区先后沦陷。浙江省政府南迁,省建设厅、教育厅迁到丽水。许多学校以及大批不愿当亡国奴的青年学生,克服了种种困难,辗转千里,纷纷来到丽水碧湖,这个平时不受瞩目的小镇,顿时变得十分热闹。1938年6月,浙江省政府决定以原杭高为基础合并多所学校为省立“联高”,校址设在丽水县碧湖镇。从1938年秋至1942年夏,联高在碧湖办学。校址在龙子庙(校本部)、广福寺(生物,化学,物理教室和实验室)、胡公庙(一年级男生宿舍)和龙子庙后东北方的两处新盖草舍(十几个教室)。2Ln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广福寺。“广福寺,在城西四十里碧湖”,建于唐天宝三年(744),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民国十四年重修。1938年秋至1942年夏,“联高”在此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寺庙曾作为劳改场所,后又为碧湖第一农机厂厂房,除大雄宝殿外,其余寺庙皆改为车间和宿舍。现如今,庙里仍能看到80年代工厂的痕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信众募捐赎回寺庙,重修佛殿并扩建。现建有大雄宝殿、地藏宝殿等殿宇。《宿碧湖寺不寐》云:“虫冷相自语,绳床伴寂寥,秋吟山骨瘦,永夜一灯挑。”碧湖寺,指的就是广福寺。2Ln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九十岁高龄、现任下街村书记的老党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道,“联高”办校时期,佛殿后方的房屋所在地是学校的操场。房舍则在农机厂办厂期间建成。大雄宝殿保留至今,宝殿旁的大树自寺庙建造起见证着整个广福寺的演变。老人回忆道,在他九岁的时候,已经能看到有学生在寺庙内上课和活动。“联高”的办学规模约两三百人,学生们在临时搭建起的简易小屋内住宿。
2Ln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实践团成员在书记的带领下,走向学校的另一旧址——龙子庙。办校时期,龙子庙四周均被泥巴墙包围,许多围墙在变迁中被拆除,却仍有部分被保留且重新粉刷。龙子庙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建成,旧址占地规模大,约占六亩田,是联高的校本部,大部分学生都在这上课和吃饭。
2Ln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2Ln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校旧址参观完毕后,实践团一行来到碧湖镇革命纪念馆。“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碧湖镇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碧湖镇最为生动的教材。“赤血染黄花,磷光照万家。”一张张老照、一个个老物件、一段段文字......处处展现了在民族存亡之际,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担当胸怀,把实践团成员带回了那段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这次参观让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深深体会到了先烈们忠诚使命,敢于担当,不怕牺牲的伟大革命情怀。
  “游旧址,悼英烈”,老一辈革命家们在丽水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缔造形成了“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也激励着当代人民坚定信念,阔步前进。2Ln中浙网 – 中国浙江网_浙江省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浙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